互联网配资炒股网站 名篇赏析丨《屈原列传》_怀王_离骚_流放

发布日期:2025-04-13 点击次数:160

互联网配资炒股网站 名篇赏析丨《屈原列传》_怀王_离骚_流放

《屈原列传》一千二百余字,叙述和评议基本上是对半开。司马迁之所以采用这种笔法一方面固然是先秦没有关于屈原的生平事迹的记载,但另一方面也是司马迁的“情不自禁”,他钦佩屈原,敬仰屈原,热爱屈原,光靠文末的“太史公曰”里的几句话不“过瘾”,所以他忍不住中途站了出来,既发表议论又书写感慨。所以此传既是史传互联网配资炒股网站,也像抒情诗。

先看文章的叙述。《屈原列传》对屈原的正面介绍少而又少,文章首段是从正面来叙述的,但总共仅109字,其主要内容一是屈原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才能,二是屈原由“任”到“疏”,都是“简介”。接下来虽然还有较大段的叙事但直接叙述屈原的只有两处,即劝谏怀王杀张仪和阻止怀王入秦赴会,都一笔带过。其余的叙述内容有:屈原被疏远、遭流放后怀王先是被张仪欺骗,继之以兵败丹、淅,又因轻信而入秦,最后客死他乡等,用的是虚笔。这样的叙写既揭示了怀王妄听小人之言、不能识才用才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又表现出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从而突出了屈原的远见卓识和忠贞品质。这样的虚笔也表现在篇末,屈原死后,宋玉、唐勒、景差等人虽然都好辞赋,“皆祖屈原之辞令”,但“终莫敢言”,学习屈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这样的对比进一步肯定了屈原正直敢言的光辉人格。

再看文章的议论,有三处是非常集中的:

第一处,评介《离骚》。评介的出发点一是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目的;二是从《离骚》的内容推想屈原的光辉品格。归结点:屈原的志行“与日月争光可也”。

展开剩余58%

第二处议论仍然是两层意思:再次强调屈原的忠心和分析怀王客死他乡的原因。从全文的脉络来看,第一层实际上是对《离骚》进一步进行分析,屈原虽遭流放,但还是“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指《离骚》)之中三致志焉”。接着,又由怀王的“终不悟”引出对怀王的评议。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是“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犀利而又深刻。显然,这一结论又与上文评介《离骚》中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之语遥相呼应。

第三处议论,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这段文字由《楚辞》中的《渔父》敷衍而成,二者只是字句稍有不同。表面上看这是一段对话,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进行议论,形象地揭示出屈原的内心世界。他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被流放,因为坚持“怀瑾握玉”,保持“身之察察”,不愿同流合污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不难发现,这段议论又与上文的“志洁行廉”构成呼应。

全文三处议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紧密相扣,带有明显的咏叹笔调。这种笔调也明显地表现在修辞上。如文中“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这一句,其实只要用“文约辞微,志洁行廉”数字就可以表达几乎同样的意思;再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这一长句,其实也就是“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又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和“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两句意思等同却几乎同时出现……或排比、对仗,或比喻反复渲染,情之所至,笔亦随之,一唱三叹,低沉悲壮。如果不用繁笔而用简笔,虽然也能够把大意说了,但无法取得这种抒情效果;这如同饮酒,啜一小口,固然也能够知其味道,却缺少酣畅淋漓的痛快。

这种笔法,这样的抒情,除没有押韵外,何逊于抒情诗呢?难怪明代的杨慎说:“太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其论作《离骚》一节,婉雅凄怆,真得《骚》之旨趣也。”也难怪鲁迅盛赞《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作者:朱艳芸 来源:作文指导报强国号、屈原文化研究院、屈原家香互联网配资炒股网站

发布于:湖北省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知名股票配资门户